区司法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 2025-07-06 业务工作总结 643
区司法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区司法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5年上半年,**区司法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扎实推进依法治区、法治政府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治宣传等重点工作,真抓实干、主动作为,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现将半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筹推进依法治区工作

    1.持续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按照“全覆盖、无遗漏”原则,通过“企业提、活动收、部门报”等方式,组织各镇街、开发区,区直各部门填报公共政策兑现问题清单。2025年以来共排查问题25个,其中涉及政府与市场主体依法签订合同协议数20个,涉及资金**万,已全部兑现;涉及“六稳”“六保”以及助企纾困等优惠政策问题数5个,涉及资金**万元,已全部兑现。

    2.探索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制定《**“综合查一次”事项2025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其中,区市场局与区教育局对学校食堂的联合检查一年2次,全年按3%比例抽取;区市场局与区生态环境分局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的联合抽查一年1次,按10%比例抽取。区市场局与区消防大队、区人社局和区生态环境局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联合检查一年2次,按5%比例抽取。

    3.贯彻落实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大力推行柔性执法,2025年累计办理免罚案件11件,减轻处罚案件37件。对企业运营中发生的诉讼纠纷,**法院贯彻落实善意执法理念,对需要采取查封、保全的财产案件,根据企业实际运营情况灵活采用“活封活扣”的方式,保障企业经营运转,通过调解保护双方企业的合法权益。

    4.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民声呼应”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法治建设民生观察制度。每个镇(街道)设立法治观察点1个,每个法治观察点配备法治观察员2人,将基层法治建设运行机制落实情况纳入党委综合考核和区委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此处隐藏4736字,下载文档可见......扎实推进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增加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至584名。通过“法律明白人”培养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区现已获批2个国家级、15个省级、85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法治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注重将法治建设与村民自治、村规民约、家风家训融为一体,有力推动法治文化融入群众日常学习生活,推动法治文化深入人心。

    六、优化升级公共法律服务

    1.增强法律援助惠民实效。截至616日,全区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58件,完成全年任务的52% 。其中,刑事案件130件,民事案件127件,行政案件1件。已结案122件,累计为群众争取或挽回经济损失**万余元。在确保案件办理质量的同时,加强对案件办理过程的跟踪监督,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受援人对案件办理的满意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2.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加强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建设,在全区9个镇(街道)均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在88个村(社区)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点 ,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同时,在区人社局、总工会、妇联、残联、老龄委等行政事业性单位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站,实现了法律援助与各部门的有效衔接。依托一村一法律顾问平台,使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服务。针对边远地区有法律援助需求但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提供法律服务上门服务,上半年,法律服务人员义务上门 5次,将法律援助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3.优化便民服务举措。加强窗口建设,完善无障碍配套服务设施和窗口服务功能,建设成“场所便民、设施完善、业务规范、服务专业”的高标准服务窗口。上半年,接待窗口共接待群众来访咨询1000余人次,做到了“有案必援,有访必接,有问必答,有疑必解”。开展专项活动,深化“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以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和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作为法律援助重点服务对象。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活动,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200人次,办理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78件,为农民工追回工资**余万元。开展“法援惠民生 关爱老年人”活动,为老年人举办法律讲座5场,提供法律咨询100余人次,办理涉及老年人赡养、继承等法律援助案件1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