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领导在全市防汛救灾复盘分析会议上的讲话
市领导 **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防汛救灾复盘分析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总结今年防汛救灾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部署下一步改进措施,切实提升全市防汛救灾能力水平。刚才,市应急管理局通报了全市防汛救灾总体情况,相关部门和县区作了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总结了经验,查找了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防汛救灾的信心决心
今年以来,我市遭遇异常气候影响,降水量显著高于常年同期水平。尤其在进入主汛期后,连续遭遇多轮强降雨袭击,部分区域累计降雨量更是创下历史新高,防汛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一)组织领导有力,责任体系全面压实。市委、市政府将防汛救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构建了高效协同的指挥体系。第一时间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通过签订责任状、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将行政首长负责制延伸至最基层。在责任落实方面,创新实施网格化+清单化管理,将全市划分为**个防汛责任区,明确**名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查责任人,实现堤防、水库、山洪易发区等重点部位责任全覆盖。各级领导干部严格落实一线工作法,市级领导包保县区、县级领导包保乡镇,累计开展督导检查**余次,带动3万名基层干部24小时值守。特别是在台风烟花防御期间,市县乡三级指挥体系实现10分钟内指令直达,为科学决策争取了宝贵时间。
(二)预防准备充分,应急能力显著提升。坚持关口前移,构建起立体化防灾减灾体系。在预案体系方面,建立“1+6+102+54”的预案矩阵,即1个市级总体预案、*条骨干河道专项预案、**条县级河道防洪方案和**座水库应急预案,并创新开发预案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动态更新和智能推送。物资储备采取“集中储备+前置布防”模式,除市级储备库外,在重点险工险段预置编织袋、冲锋舟,建成5个智能化物资管理仓库,实现扫码调拨、30分钟应急配送。队伍建设突出专业化与群众性结合,组建“水务专家+消防骨干+社会救援”的混合编组队伍......此处隐藏3036字,下载文档可见......同步实施水文站自动化改造,构建集数据采集、分析、决策于一体的水文智能综合业务系统。预警机制建设上,依托云计算技术打造智能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实现灾害预警信息一键直达村(社区)终端,打通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完善市、县、乡、村四级预警响应体系,通过网格化管理确保预警信息精准到户到人。此外,需持续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防汛知识五进活动,针对不同群体编制通俗易懂的应急避险手册,定期组织社区逃生演练、校园防灾课程等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公众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夯实工程基础,筑牢安全防线。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建设是保障安全的基础支撑。在流域治理方面,重点实施骨干河道系统性整治工程,完成758公里河道清淤疏浚,对中小河流开展堤防加固和生态治理,确保全域防洪标准达到**年一遇以上;推进病险水库、塘坝动态化除险加固,建立“排查-整改-销号”闭环管理机制。针对城市内涝顽疾,需统筹推进雨污管网改造与排涝系统升级,完成小区雨污分流工程,清淤排涝河道**公里,构建管网-河道-湿地三级排水体系;重点建设水系连通工程和应急快排通道,增强极端天气下的行洪调度能力。整合气象卫星、水文监测、地质勘查等数据资源,开发具有预报预警、情景预演、预案生成等功能的智慧防汛平台,为防洪调度提供数字化决策支持。
(三)强化应急保障,提高救援处置效率。高效应急响应体系是减轻灾害损失的关键环节。物资储备方面,建立物资保障网络,建成市级综合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实现县级储备库全覆盖,创新推行“政府储备+企业代储+协议储备”多元化模式,确保抢险物资30分钟内完成调运。队伍建设上,定期开展防汛抢险技能大比武,重点提升专业队伍潜水救援、堤防抢险等实战能力;整合消防综合救援队、民兵应急连和社会救援组织力量,形成专业队伍攻坚、辅助力量协同的救援格局。演练机制方面,实行三级联动演练制度,市级每季度开展多灾种综合演练,县区针对本地风险每月组织专项演练,乡镇(街道)重点开展群众转移避险实战演练,通过常态化演练检验预案可操作性,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同志们,面对严峻防汛形势,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市委市政府统一指挥下,重点做到,隐患排查要细之又细,应急准备要实之又实,抢险救援要快之又快,责任落实要严之又严,切实构筑起防汛救灾的铜墙铁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