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领导在全市防汛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市领导 **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防汛工作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分析当前形势,部署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打好防汛主动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站位,切实增强防汛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一)清醒认识今年防汛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今年我市防汛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气象部门最新预测,全市年均降雨量预计较常年偏多**%,其中主汛期(7-8月)出现极端强降雨概率显著增加,局部地区单日降雨量可能突破历史极值。从地理条件看,我市横跨淮河流域中下游,防汛体系呈现“山区-平原-城市”三重叠加特征,上游山区分布着中小型水库和主要河道,中游平原区存在3处蓄滞洪区,而城区现有**个易涝点集中在老城区低洼地带。这种复杂地形使得洪涝、山洪和城市内涝风险并存,防汛压力呈现立体化、多维度特点。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在特大暴雨期间,东部乡镇24小时降雨量达*毫米,导致*个行政村受淹,暴露出排水管网设计标准偏低、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等突出问题。
(二)深刻汲取近年灾害事故的教训。近年来国内重大洪涝灾害为我们敲响警钟。*省特大暴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惨痛教训,揭示出应急响应机制失灵、风险预警叫不醒等深层次问题;**市洪灾则凸显了跨区域联防联控的短板。反观我市自身,台风防御中虽实现人员零伤亡,但暴露出三大短板,一是老城区排水系统瘫痪,导致老旧小区平均积水深度达1米,最长达**小时;二是移动泵车等大型装备配置不足,当时仅有的3台设备无法满足多点抢险需求;三是地下空间防控存在盲区,*处地下车库进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更值得反思的是去年*县山体滑坡事件,表面看是持续强降雨诱发,实则暴露隐患排查流于形式,该隐患点虽被列入台账,但未按要求设置位移监测仪,预警信息传递仍依赖人工巡查。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个核心问题,防灾减灾体系还存在重应急、轻预防的倾向,必须建立“教训-整改-提升”的闭环机制......此处隐藏3636字,下载文档可见......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值班体系。市级防指办实行双领导带班制,县级防指保证1名县委常委或副县长24小时在岗值守,乡镇(街道)每晚必须安排党政班子成员驻守值班室,所有行政村(社区)组建不少于3人的巡查小队,对擅离职守人员实行零容忍管理,首次发现全市通报批评,再次发现立即启动组织处理程序。在信息报送方面建立双线并行报告制度,常规信息通过防汛系统逐级上报,重大险情启用直报通道,赋予村居干部越级报告权。明确信息报送时效标准,一般汛情30分钟内电话初报、1小时内书面报告;重大险情必须15分钟内电话报告、30分钟内提交书面材料;对因迟报漏报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水利、气象、应急等部门监测数据,实现雨情、水情、险情实时可视化呈现。
(三)构建全民防汛共同体。多维度开展防灾宣传教育,打造全媒体+全覆盖宣传矩阵。在传统媒体开设防汛专栏解读避险知识,通过政务新媒体发布通俗易懂的防灾短视频,联合通信运营商向重点区域居民发送预警短信。教育部门要将防汛知识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应急疏散演练;社区居委会定期组织防汛微课堂活动,重点培训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创新社会参与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举报堤防管涌、山体裂缝等重大隐患的群众给予**元不等的现金奖励;发展**支社区志愿者救援队,经专业培训后参与风险排查和群众转移工作。强化舆情引导能力,建立防汛新闻发布会制度,每日定时通报防汛进展,对水库溃坝城区淹没等不实信息,联合网信、公安部门快速溯源查处,确保社会大局稳定。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真正形成防汛救灾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防汛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容不得丝毫懈怠。让我们以战时状态投入战斗,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坚决打赢防汛这场硬仗,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