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全力推进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的工作经验交流材料(高校)
  • 2025-07-21 经验交流 716
学校党委全力推进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的工作经验交流材料(高校)

学校党委全力推进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的工作经验交流材料(高校)


    **理工大学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部署要求,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部署、高质量推进,紧紧围绕省委部署的各项重点任务,找准发力点、明确攻坚点、打好组合拳,以“四个聚焦再加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创先争优,以能力作风建设实际成效推动事业发展晋位升级。

    一、聚焦思想解放再加力,谋划振兴发展新思路。

    一是对标目标再学习。第一时间召开全校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推进大会,传达学习**省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对照会议讲话要求,找准不足、明确方向,学校党委书记、国内知名专家围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等为全校干部做专题辅导,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在学习上“下苦功”,解决“本领恐慌”。

    二是深入研讨拓思路。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系列研讨,聚焦龙江振兴和学校发展需要,围绕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大家谈”,通过“头脑风暴”深化思想“破冰”促进行动“突围”。

    三是集聚智慧促提升。承办“解放思想、振兴发展”首届**省高校院系党组织书记论坛,全省高校**名党组织书记汇聚理工,为互学互鉴、智慧共享搭建好平台,通过思维创新、激发内生动力,辐射带动全省高校基层党组织持续提升服务龙江振兴发展能力作风。举办“数字化创新与区域高质量发展”龙江社科高端论坛,为推动龙江振兴发展贡献“数字智慧”。

    二、聚焦党建引领再加力,凝聚服务龙江新动能。

    一是党建引擎聚能量。出台学校《推动基层党建服务振兴发展、深化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挖掘培育服务龙江振兴发展“党建示范点”,实施“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名国家级人才成为党支部书记;通过“五联并举”组建“产学研党建联盟”**个,引领“校企地”深度合作,为推进龙江振兴持续凝聚红色动能。

    二是组织帮扶促振兴。创新“党建+乡村帮扶”模式,以支部共建为依托开展“科技兴农”系列活动,建立法律援助中心,开发农产品电商平台,在帮扶地采购农产品**万余元,学校驻村干部工作经验被各级媒体报道**余次。

    三是旗帜鲜明树导向。用好选人用人“指挥棒”,紧扣能力作风建设目标修订完善干部考核及培训方案,激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深入推进“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引领全校干部持续锤炼振兴发展“强内功”,提升攻坚克难“硬本领”。

    三、聚焦重点任务再加力,开创干事创业新局面。

    一是创新机制压责任。持续强化“四个体系”建设,通过“一季度一总结”,提炼经验明确方向;“一月一通报”,动态评价传导压力;“一周一提示”,全程问效督促落实,构建起“查找堵点-限时核办-评估问效-对账销号”全链条一体化工作格局。围绕“五细”标准,建好用活“业务分析库”,引领全校机关部处学先进、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谋创新,扛起创先争优职责使命。

    二是对标清单抓落实。对照学校《服务龙江振兴发展清单》,内挖潜能、外引资源,确保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成果切实转化为助力龙江振兴发展的“快变量”。蔡蔚教授带领的“头雁团队”破解新能源电机领域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为新能源汽车装上中国“芯”。举办“校友招商•科技成果转化”座谈会,携手校友企业共建数字技术与创新创意产业学院,培养出以**为代表的众多知名校友积极投身龙江振兴事业。

    三是专项行动求突破。实施“访企拓岗就业”专项行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牵头走访调研用人单位**次,全面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建成“智慧就业”网平台,举办**场线上专场招聘,为区域人才培育供给。实施“筑巢引凤”专项行动,修订出台《优秀人才引进使用管理办法》,聚焦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细化落实《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条》精神,培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将学校打造成吸引人才的“强磁场”,培育人才的“主阵地”,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四、聚焦作风提升再加力,交出师生满意新答卷。

    一是架起服务连心桥。打通“线下”服务点和“线上”云平台,使管理服务力量速达“学生端”,学校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精心打造“最暖”毕业季,开展书记欢送毕业生温情饺子宴,召开“校长•毕业生”座谈会,组织开展“暖心送站”“爱心送考”等“关爱理工”系列活动,优化“衣食住学”全周期服务品质,畅通服务师生“最后一公里”。

    二是靶向攻坚破难题。“新官理清旧账”彰显担当,破解**年遗留历史问题,离退休人员货币化补贴发放问题有序解决;学校领导带头冲在攻坚克难第一线,带领党员干部倒排工期、连续奋战,新建中心食堂成功封顶,新能源大楼拔地而起,顺利完成体育馆、教学楼、学生公寓修缮等**余项惠民工程,长期困扰师生的民生难题迎刃而解,“幸福校园”绽放新颜。

    三是下沉一线转作风。聚焦“六要六不要”,开展干部“走流程自我诊断”行动,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深入基层、联系点等走访调研“现场把脉”,建立办实事台账为师生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余项,**个二级单位开通电话热线和邮箱,建立师生诉求反馈渠道,征集到的**余条反馈意见全部落地解决。学校年度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取得等次为A的好成绩,满意度测评较去年提高**.**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全省高校第一。